400快餐三小时qq二维码-微信快约500一次,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同城300带吹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生态 >> 实践一线

武威: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

2018-05-16 19:08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近年来,武威市精准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2011年至2016年,将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8.43万贫困农牧民全部移居川区,通过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开发新路子,解决了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实现了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共赢发展。

  武威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祁连山高深山区、浅山干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这一区域属石羊河流域、黄河流域及兰州新区“引大入秦”水源涵养功能区,山大沟深,气候恶劣,解决水、电、路等基本生活问题成本很高,产业开发受到极大限制,因灾返贫现象相当普遍,生态?;ぶ卫碛敕銎犊⒚芡怀?,生态性贫困成为制约武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也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

  2011年以来,武威市对居住在“一高五区”(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矿区、城市供水水源区、塌陷区、生态功能核心区、贫困山区)的天祝县毛藏乡、旦马乡、祁连乡、大红沟乡、松山镇等乡镇和古浪县西靖乡、古丰乡、干城乡、十八里堡乡、新堡乡等乡镇以及凉州区张义镇等共计7.2万贫困农牧民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

  为解决移民搬迁安置用地,该市挖掘现有耕地和荒滩荒坡,谋划实施了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水利骨干工程等项目,成功开发了古浪黄花滩、天祝南阳山片等规模较大的移民安置点,较好地解决了“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贫困群众移居川区后,武威市坚持产业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以反季节蔬菜、红提葡萄为主的设施种植业,以皇冠梨、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肉羊、肉牛为主的设施养殖业,配套种植甜高粱解决饲草问题。据统计,“下山入川”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较搬迁前增长2倍以上,最高的比搬迁前增长了5倍。

  2017年第7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0931-8580115)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国甘肃网(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31-8960109 0931-8960307(传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