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快餐三小时qq二维码-微信快约500一次,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同城300带吹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 坚持两手抓 夺取双胜利

做好“六稳”工作 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甘肃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康军

2020-07-10 10:38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发改部门承担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发改部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我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复工复产、“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沟裙ぷ鳎究钦呷涨白ǚ昧耸》⒄购透母镂被岬匙槭榧?、主任康军。

  《党的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发展改革委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复工复产方面采取了哪些硬核措施?

  康军:省发展改革委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阻击战动员令,把疫情防控作为特殊时期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战时状态抓紧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一是抓好疫情防控物资协调保障。疫情暴发初期,面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的严峻形势,及时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我省分批调入各类口罩53.5万只,协调调拨口罩生产设备2台、调运熔喷布4.5吨,极大缓解了省内企业原辅材料供应短缺问题。同时,积极参与防护物资全国保障和统一调度,分批调出N95口罩95.2万只,支持抗击疫情。二是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积极会同商务、粮食和储备等部门,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期间重要物资保供稳价工作,落实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规模,指导应急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做好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等环节的有效衔接,保障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成品粮油供货。疫情发生以来,全省粮油库存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总体平稳。三是加强价格应急监测和困难群众生活兜底保障。全省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后,省发展改革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价格监测专项报告机制,对35种生活必需品和涉疫情相关商品实行日监测、日巡视、日报告,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及保供稳价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贯彻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1—4月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55亿元,惠及772.41万人次。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及时优化调整2020年度卫生项目投资计划,重点向县级综合医院、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建设领域倾斜。以国家《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实施为切入点,将省人民医院和兰大二院纳入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计划方案,争取建成2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紧急下达省预算内基建资金1400多万元支持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等省级医疗机构重点疫情防控项目和兰州新区等市州级疾控中心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全省重大疫情救治和基层卫生救治能力。五是强化政策集成对冲疫情影响。针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积极主动谋划,紧锣密鼓研究,报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六保”工作方案、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拓展存量创造增量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作方案、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等综合性政策,通过跟踪督查推动政策集成落地,以工作推进的加速度有力对冲了疫情带来的“负增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六是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着眼破解企业资金难题,成立资金调度专班,组织开展全省“政银企对接暨百名行长联千企”推进行动,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123户企业签约1643亿元;抢抓国家债券政策机遇,争取国家累计下达我省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40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2%,较2019年增加33亿元;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投资96.5亿元,并全部第一时间转下达,省预算内基建资金下达1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0%,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严格执行疫情期间国家用电用气支持政策。截至6月15日,累计为81.61万户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64亿元,5.78万户中小微企业缓交电费1.5亿元,释放非居民用气降价红利1.9亿元,通过组织直购电交易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14.43亿元,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党的建设》:重大项目是促投资、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请问,目前我省重大项目复工开工情况怎么样?

  康军: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重大项目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列重大项目政策要素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认真落实“百个重大项目党政领导包抓推进工作机制”,对50个计划新开工省列重大项目实行省级领导干部包抓、70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市州党政主要领导包抓,将省列重大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开工复工项目清单,实行日调度日报告,组织各地适时举行重大项目开复工仪式,分类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开复工。目前,85个省列重大续建项目按计划于3月20日前全部复工,并正常推进;50个省列重大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36个,开工率72%,较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党的建设》:近年来,我省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康军:省委、省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这个最大机遇,成立了甘肃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开放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区域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围。相继与浙江、海南、四川、广西、重庆、内蒙古、青海等?。ㄇ⑹校┣┦鹁蒙缁岱⒄购献骺蚣苄?,推动实施了一批重点共建项目。与云南、天津、福建、山东等省(市)合作事宜正在协商推进,与陕西省合作协议有望于7月初签署。二是对外贸易和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成效。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12个境外商务代表处,与55个境外商会协会建立了合作机制,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全省78家企业在新加坡、泰国、越南、尼泊尔等地设立85个国际营销服务网点。三是开放通道呈现新亮点。累计开通19条国际客运航线、2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累计开行中欧、中亚、南亚、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1123列,货重109.6万吨,货值24.01亿美元。兰州中川机场跨入全国“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旅客吞吐量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省会机场首位。四是人文交流合作深入推进。敦煌文博会、兰洽会、药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成为重要国际展会?!端柯坊ㄓ辍返榷嗵ㄓ判憔缒亢透仕喾俏镏饰幕挪沟认钅扛芭费欠?0多个国家举办演出展览。建设了16家海外岐黄中医中心或中医学院,全省累计海外注册中药产品200多种,扩大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党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拐铰砸丫仙艺铰?,省发展改革委是如何贯彻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

  康军: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先学一步、先谋一步、先干一步”的工作部署,加强统筹协调,主动开展研究,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努力把黄河建设成为陇原儿女的“幸福河”。一是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报请省委、省政府成立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剐魍平斓夹∽?,制定印发2020年度工作要点,加快建立并更新完善理论、政策、技术、项目等“四库”,进一步夯实了我省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够≈С拧6歉弑曜伎构婊嘀?。召开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棺富?,邀请院士专家建言献策,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对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聘请中科院地理所等国家队参与我省规划编制。三是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黄河流域沿线省区交流互动,组织谋划提出一批重点项目和重大政策,共同向国家部委汇报衔接,争取纳入国家规划纲要并给予支持。目前,已先期谋划储备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び虢ㄉ韫婊ǘ冢?、玛曲县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び胄薷础⒒仆粮咴帝智?ldquo;固沟保塬”综合治理等估算总投资1万亿元左右的重点项目。

  《党的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请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成效?

  康军:“十三五”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精确瞄准搬迁对象,统筹谋划政策举措,后续产业发展各具特色,迁出区生态得到有效恢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之路。目前,全省“十三五”期间11.4万套安置住房已竣工,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搬迁入??;具备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基本实现1人就业;除个别特殊户外,建档立卡搬迁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47.5万搬迁人口实现脱贫。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古浪县黄花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时,对“下山入川”的集中搬迁模式给予充分肯定。2019年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p>

 ?。ū疚耐计墒》⒄垢母镂峁?/p>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0931-8580115)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国甘肃网(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31-8960109 0931-8960307(传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