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时强调,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总书记察看村容村貌,了解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及脱贫致富情况,鼓励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昔日风沙肆虐的荒芜之地,如今草木繁茂,绿意盎然。一排排黛瓦白墙的新农村民居、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日光温室,如今的古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古浪县委书记苏国波。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构建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建设》: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听取了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八步沙林场取得了哪些变化和成绩?
苏国波:近年来,八步沙林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勇当全县治沙造林排头兵,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古浪贡献。一是沙漠治理成效显著?;勾蠊婺7郎持紊?,2019年以来,八步沙林场累计完成沙漠治理6.73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0万亩,沙区前沿林草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60%以上。二是沙产业发展适度有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流转沙化土地1.06万亩,建成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年产值1196万元,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700多个,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路子。三是治沙精神深入人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荣获“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八步沙林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全省首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第七届省政府质量奖。纪实文学《筑梦八步沙》出版发行,《八步沙》电影、话剧上映热播,古浪生态建设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党的建设》:在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引领下,古浪县全县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果?
苏国波:近年来,古浪县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古浪进入了历史上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规模最大、进度最快、效果最好、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时期。一是治沙造林大见成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2019年以来,全县完成造林绿化71万亩,完成沙漠治理4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75%,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6.97%?;平〖对傲殖鞘写唇ǎ爻乔略雎痰孛婊?1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二是污染防治有力有效。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淘汰治理,整治“散乱污”企业20家,建成覆盖城乡的优质煤炭配送体系,2021年全县空气优良率达87.9%。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开展常态化河湖巡查与保洁,完成8个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秸秆、废旧农膜和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7.8%、90%、80.4%、50%。三是国家节水行动深入推进。坚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2万亩。实施重点企业节水工艺技术改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7.35立方米,低于全市控制目标。县城区公共管网漏损率下降至9.94%,成功创建为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党的建设》:下一阶段古浪县生态环境治理与?;さ姆⒄鼓勘旰椭饕挝袷鞘裁??
苏国波:下一步,古浪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力争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3.12%以上,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7%以上,努力创建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围绕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积极争取实施一批生态治理项目。二是持续实施天然林?;ぁ⒎馍接?、退化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扩大造林规模,提升绿化质量,打造“八步沙”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基地。三是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统筹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切实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实施强县域行动
夯实群众致富增收基础
《党的建设》:近年来,古浪县县域经济取得了哪些成绩和亮点?
苏国波:一是现代农业扩规增效。古浪大力发展羊、牛、猪、禽、菜、菌、果、草等“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了万亩戈壁农业、万头奶牛产业园等种养示范基地。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行动,生态奶牛产业园投入奶牛3.5万头,日产鲜奶350余吨。深入实施“原味古浪”“八步沙”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行动,黄花滩移民区日光温室产业园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021年全县一产增加值达到31.82亿元,较2019年增长42.24%,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
二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牛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建成运营,全县年牛、羊屠宰能力分别达到6万头、140万只,冷链仓储能力达到9万吨。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三是文旅产业持续壮大。古浪战役纪念馆二期、古浪镇峡峰村红色记忆展厅建成投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古浪战役纪念馆配套设施等项目加快推进,古丰芍药基地、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旅游景点持续升温。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9亿元。
四是商贸服务业持续向好。加大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县级电商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9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97个。对外贸易取得积极成效,支持优势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跨境电商实现零的突破,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820万元。
五是项目建设加力加速。2019年以来,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87项,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122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07亿元。坚持招大引强、选商选资,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2项,落实到位资金126.91亿元。
《党的建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我们的主要抓手是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古浪县在实施强县域行动中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发展目标是什么?
苏国波:古浪县在实施强县域行动中的总体思路为:紧扣“三新一高”要求,立足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统筹强县和富民,围绕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在拓存创增、做大总量上下功夫;围绕发展“8+N”优势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在延链补链、提质增效上做文章,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力打造全省生态治理示范县、绿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河西走廊乡村振兴样板县。
主要发展目标为:到“十四五”末,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19%,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党的建设》:下一阶段,古浪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主要有哪些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
苏国波: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扩大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和日光温室规模,加快奶业研究院建设,全力打造羊、奶牛2个50亿级和蔬菜10亿级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牛羊现代产业园和省级蔬菜产业园。加快牛羊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力争打造成全省标准最高、功能最全、交易量最大的肉羊交易平台。二是培育提升生态工业,全力支持优质企业挖潜增效。着力打造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和“光伏+”综合应用基地。三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建设县城“三馆”。依托南部山区自然景观和观光农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加快发展。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党的建设》:近年来,古浪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苏国波:古浪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的重要指示,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2021年全县民生支出达到38.04亿元,年均民生支出稳定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以上。
一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建学校19所,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大力实施校园足球“十百千”工程,新改建足球运动场28个,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所,3名学生获评国家二级运动员。
二是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建成县人民医院后勤保障服务楼、县中医医院康复综合大楼等重点卫生项目,新建乡镇卫生院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69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大力提升“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水平,新建关爱服务中心20个,设置爱心食堂14个。
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硬化自然村道路878公里,创建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落实“四抓一打通”部署要求,移民区5座大型调蓄水池稳定运行,4504万立方米黄河水取水指标高效利用。新规划建设9座大型调蓄水池、总容量2600万立方米。建成农村天然气管线37公里,富民新村气化站建成投用,全县农村天然气用户达到1.59万户。
《党的建设》:下一步,古浪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重点任务和打算?
苏国波:古浪县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统筹起来,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努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一是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堵漏洞,做到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撤并32所小微学校。三是加快县人民医院提标扩能迁建、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迁建项目。四是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抓好“登记难”问题化解、“一老一幼”关爱服务、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专项整治,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p>
- 2022-08-09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庆阳实践”
- 2022-08-09打造党建引擎 引领乡村振兴
- 2022-08-09聚力做好县域经济发展“五量”文章——省发展改革委解读《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 2022-07-06实现甘肃工业提质增效新突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解读《甘肃省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