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快餐三小时qq二维码-微信快约500一次,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同城300带吹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党建引领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陇南市党建领航谱写新篇章

2022-10-09 09:11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 本刊记者 魏 瑾

  初秋的陇南,金风送爽,沃野飘香,山乡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陇南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如今的陇南,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电商带货方兴未艾,乡村治理不断提升,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党建领航强产业

  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

  金秋时节,走进礼县马河乡三赵村,成片的万寿菊盛开在田间地头,一抹鲜艳的橘红镶嵌在乡间旷野,形成了壮美景观。

  据三赵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斌介绍,以前三赵村以种植冬小麦、玉米、油菜、款冬花、金丝菊为主,种植面积较小。因气候寒冷,冬雪来临早,农民群众的收益并不理想。加上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产值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对产品销售有很大限制,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针对三赵村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这一情况,我们马河乡党委于2020年通过深入调研和考察,立足三赵村村情实际,积极转变思路,把产业发展作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实施党建领航产业振兴,坚持依托传统农业优势,引进东西部协作项目,积极探索出了‘党建+菊花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马河乡党委书记王金说,“为发展壮大三赵村村集体经济,马河乡党委还申报了中央三部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交由三赵村宏旺达合作社承接,扶持资金50万元。”

  据悉,宏旺达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3月,由村委会副主任张小宏担任法人代表。

  在合作社务工的三赵村村民马得生告诉记者:“每年3月到10月,我们都可以来合作社打工,主要负责育苗、除草、铺地膜、栽苗、摘花等简单工作,在家门口一年就能挣到上万元。”

  “去年,我们引进了礼县万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菊花种植项目,种植菊花500亩,育苗100亩。通过党支部引导培育,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日常管理、统一购销,脱贫户投工投劳、抱团发展,成功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张小宏告诉记者,2021年合作社净收入达12万元,其中为三赵村村集体分红5万元。

  目前,马河乡在三赵、彦龙、郭河、郑庙等村通过土地流转形式种植万寿菊,逐步形成育苗、种植、收购、加工等环节“一条龙”生产线,按先合作社示范带动,后群众全面参与种植的发展思路,真正将“小菊花”做成大产业,为实现群众稳定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五星村位于礼县白河镇西南部,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时,五星村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抓经济工作的能力。

  五星村党支部书记蒋小军说:“我们充分认识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经济保障,因此我们通过支部带路、党员干部带领、种养大户带头、典型示范带动,建成了集辣椒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紫雁产业扶贫孵化园和以三文鱼、中华鲟、红鳟为主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因地制宜重点打造了订单辣椒、中药材、冷水鱼养殖、反季节室内蔬菜种植、露天旱季蔬菜种植、蔬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党建品牌。”

  2021年,陇南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200多万元,村均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全市村集体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迈出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在逐步变成生机盎然的现实图景。

  电子商务进农村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曾经,陇南山大沟深,信息闭塞,“藏在深山人不识”是农产品销售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陇南下力气发展电商的初心。

  成县西南部的苏元镇水坝村,是苏元镇的粮食主产区和“核桃种植规模村”。2013年,这里诞生了陇南市第一个村级淘宝网店。面对当时苏元镇的贫困状况,时任镇党委书记的刘粉梅积极创新,大胆作为,带领乡镇干部利用电子商务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土特产打开了销售的好门路,也为陇南电商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陇南电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探索形成了农村电商的“陇南模式”,电商产业成为陇南知名度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金字招牌。

  徽县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倩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电商达人”,乡亲们亲切地喊她“梁掌柜”。当时在外务工的她,在一次回乡探亲时,发现村子里的核桃、蜂蜜等农产品由于无人收购,都在家里放坏了,实在可惜。细心的梁倩娟发现这些“卖不出去”的绿色健康农产品其实在大城市很受欢迎。“陇南纯天然农产品很丰富,但是大家都没有把它们给利用起来。”帮乡亲们把这些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了梁倩娟心里的牵挂。

  2013年底,梁倩娟辞掉收入丰厚的工作,回乡报名参加了县里的电商培训班。2014年,她的淘宝店“陇上庄园”正式上线。

  作为陇南电商扶贫带头人,2018年,梁倩娟带着“加大对电商脱贫政策的扶持力度”的建议首次出席全国两会。2019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梁倩娟又激动地向总书记讲述了“陇上庄园”网店助农脱贫的故事。作为从事农村电商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5年来,梁倩娟先后提出涉及农村电商、美丽乡村建设、养老等方面的多项建议。梁倩娟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一批大学生和妇女步入电商行业,辐射带动全县各乡镇4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中有100多户是曾经的贫困户。

  近年来,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2020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全省电子商务工作暨同城配送现场会相继在陇南召开。“陇南模式”被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写进“陇南共识”,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同城配送经验在全省推广。电商扶贫案例,荣获“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陇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2022年上半年,陇南电商销售额达27.6亿元,电商销售额累计达300亿元,陇南电商国内重点城市直营店总量达28个,跨境电商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8个,陇南电商影响力不断扩大,“甘味”农产品快速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民事直说解难题

  提升乡村治理新高度

  今年六七月份,陇南连续降雨,因暴雨冲刷、年久失修等原因两当县云屏镇街道村邮电所房后防洪渠破损塌陷、严重堵塞,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村民罗守强发现后,第一时间告知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建章,两人不顾危险立刻前往现场察看并对淤积进行疏通。当天,村里召开民事直说会,村干部与参会群众现场商议了解决办法并对结果进行了公示。8月中旬,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开挖加宽,对塌陷的防洪渠进行了维修,解决了防汛隐患,确保了防洪渠下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每月10日,云屏镇各村都会组织常住群众在党群服务中心召开“说事会”,零距离、面对面,现场说诉求、答疑问。除了集体说事外,还会结合“说事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美丽庭院”“好媳妇”等评比活动,以及关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困难群众的活动。“说事会”也是“学习会”“办事会”,村“两委”积极利用“说事会”及时学习政策理论和工作安排部署,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摸排、法制宣传和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

  近年来,云屏镇在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基础上,将“民事直说”深化拓展为“民事五说”,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说”事范围,畅通村情民意反映收集渠道,用心用情用力打通组织、宣传、服务和凝聚群众的“最后十几米”。

  陈万玺是云屏镇棉老村的一位留守老人,其儿女常年在外务工。“我的父亲使用的是老年手机,看不清字而且听力也不好,我在外打工想了解父亲平时的生活情况很不方便。”老人的儿子陈开峰通过“民事直说”小程序线上说事,提出能否让村干部或者志愿者帮忙,通过视频和老人交流,了解老人的生活现状。针对这一诉求村党支部书记及时到老人家里,接通了视频。镇党委了解到这件事后,通过多次研讨,决定推出居家养老模式。云屏镇党委书记吕彬告诉记者:“我们对全镇的留守老人进行了统计,为他们配备吃药提醒器,安装摄像头开通紧急呼叫,让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能够通过视频随时了解老人的日常情况,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更能安心地在外工作挣钱。”

  如今在陇南,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民生问题,都能通过“民事直说”得到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陇南市多措并举,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工作基础,通过配强两级班子、加强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真正做到了让党员“动”起来、把村民“带”起来、让农村“富”起来?!?/p>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0931-8580115)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国甘肃网(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31-8960109 0931-8960307(传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