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快餐三小时qq二维码-微信快约500一次,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同城300带吹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师友 诤友 学友

2022-12-19 16:07 来源:甘肃《党的建设》杂志

  □ 罗勇

  《党的建设》是我的朋友。自1995年11月,在父亲的办公室与它邂逅,便有了我们长达27年的友谊,从当年懵懂的初中生到现在的高校教师,我一直坚持把已发行的重点刊次的《党的建设》收藏起来,去学习,去积累。回想起来,它与我的情谊可以用“师友、诤友、学友”六字来概括。如今,它已度过四十个春秋,像一杯醇香的美酒,历久弥香。

  作为省委主管主办的党刊,它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党刊姓党”原则,在每期的内容设计上,及时将党的重大理论、方针和路线在重要版面且用较多篇幅登载,让我们基层党员“醍醐灌顶”,给我们及时、适时地上了一堂堂内涵丰富的理论课。文章内容新颖,深入浅出,将一些深奥的理论问题讲实、讲透、讲活;很多理论文章善于联系世情、国情及省情实际,用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聚焦重大问题,侃侃而谈,读来如沐春风,让我们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有“真本事”的理论高手。

  2013年2月和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兜车慕ㄉ琛酚煤艽笃?,详尽报道了总书记的陇原之行,让我们及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通过学习,我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的重要性?!兜车慕ㄉ琛吩谧ㄌ獗ǖ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总书记深入我省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和渭源县元古堆村贫困一线的真实情况,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在党中央领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给全省人民以希望和动力。我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河西走廊似一串璀璨耀眼的珍珠项链贯穿千里陇原。2019年第9期的《党的建设》,向读者全面讲述了总书记第二次视察甘肃,走进莫高窟、登上嘉峪关关城、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深入八步沙林场的具体情况,增强了我作为甘肃人的文化自信。《党的建设》运用独特的视角,全新的内容,彰显了省级党刊在策划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方面的实力和水平,着实让读者为他们点赞不已。

  近年来,《党的建设》的刊物内容和质量也实现了“华丽转身”,结构和内容更加优化,更加接地气。从我初识时的14个版块栏目,改版为7个大版块,各版块下设二级栏目,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可读性更强。有个反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栏目一直令我印象深刻,以前名为“美与丑”,现在改版后在“党建”版块之中,每期都登载一些反腐的最新成果?!兜车慕ㄉ琛芬恢蔽乒愦笕褐谒妓?,关注反腐败斗争的宣传报道,对此栏目进行保留和内容充实,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原来的“陇上英烈”“史海一叶”“党史人与事”等栏目,现在也组合成了刊物中党史内容的“航空母舰”,打造成“文萃”大版块,主题更加鲜明,克服了一般党刊内容生硬、枯燥乏味的弊病。

  另外,《党的建设》也登载过其他刊物未有的一些优秀文章。2000年第8期(总第214期)登载了董汉河研究员写的散文《初识太子山》。此前,我可能“孤陋寡闻”,只知道他是我省著名的红军西路军研究学者,擅长长篇报告文学的写作,但在这篇散文中,董先生以自身的经历,将他深入“高高的太子山”腹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生动的文字展现出来,详细介绍了当地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人物风情,让读者含英咀华,堪与当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内蒙访古》媲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我看来,《党的建设》杂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积极传播者,党的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历经四十载,它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扎根陇原大地,永远是党和甘肃人民的“喉舌”和精神力量之源。□

 ?。ㄗ髡叩ノ唬豪贾莨ど萄г海?/p>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0931-8580115)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国甘肃网(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31-8960109 0931-8960307(传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