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中央苏区连续三年在春季开展植树运动,并把每年4月5日清明节确定为“植树节”。
毛泽东号召“农村中每人植树十株”
1932年3月1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十次?;嵬ü鲆榘福龆?ldquo;实行普遍的植树运动”。1932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成立一周年纪念向全体选民工作报告书中规定,“每年春季举行植树运动”。1934年1月24日至25日,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谈及经济建设时指出:“应当发起植树运动,号召农村中每人植树十株。”
不去“上坟”,而去种树
1932年4月5日是清明节,也是中央苏区的第一个植树节,少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当天刊发社论《提倡植树运动》,号召每一位少先队队员、儿童团团员“不去‘上坟’,而去种树”。中央苏区在清明节发起植树运动,倡导文明新风。
在党和政府号召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植树运动中来,许多青年妇女、少年儿童走出家门,和壮年男子一起植树造林,参加春耕生产,为增加收成而奋斗。
植树运动蔚然成风
一是植树运动组织有序。苏区各乡设立植树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植树的宣传计划与布置动员。二是科学植树日渐普及?!逗焐谢贰肚嗄晔祷啊返戎醒胨涨潮ǖ晨橇恕吨彩鞯姆椒ā贰吨彩鞯囊娲Α返任恼拢占翱蒲е?。各地开展铲山和植树运动周活动。三是?;な髂旧钊肴诵?。人民委员会专门制定颁布了?;ど搅痔趵?,对?;ど搅肿鞒鱿晗腹娑ǎ参シ刺趵娑?、任意砍伐树木的进行处罚。四是生态效益初步显现。1934年9月,《红色中华》报记者采访土地人民委员部负责人时发现,苏区与白区形成两个世界的鲜明对照。在国民党统治区域,“今年是遭受着普遍的灾荒,数万万的受灾群众辗转于饥饿残废的环境中”。而在苏区,由于开荒植树、兴修水利,水土流失少,生态环境好转,中央苏区这一年不仅战胜了罕见的旱灾和虫害,而且农业收成比上一年增加一成左右。(邱明)
- 2023-04-10一张报纸定乾坤
- 2023-04-10“两杆子”都硬的将才——左权
- 2023-04-10焦裕禄:公私分明励后人
- 2023-04-10遵义会议会址确认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