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快餐三小时qq二维码-微信快约500一次,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同城300带吹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文萃 >> 视野

乡村振兴要走出个性化之路

2022-03-04 09:54 来源:甘肃《党的建设》杂志

  据半月谈网日前刊登的文章说,中国乡村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千差万别,人群生活方式与生计模式也就千差万别;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烙印多样多变,文化传统与风气习俗也就多样多变。这就决定了乡村振兴必须走个性化之路。

  自人情社会、熟人社区脱胎而来的中国乡村,个性也体现在社会运行的多个维度?;阒卫砟J降难≡瘢绾窝∠腿文?,如何“摆平理顺”,可以有个性;村庄凝聚力的形塑,如何厚植良好风气,如何团结邻里力量,可以有个性;村庄如何经济做强,如何发展优化,取舍决断间更彰显个性。

  乡村振兴走向个性化,要激活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令广大农村群众可以按照其自身愿景探求乡村发展方式,挖掘家园的能量与价值。

  乡村振兴走向个性化,特别要考虑农民的感情寄托、理解农民的思路指向,依靠农民动力源、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度、反映农民新期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个性化振兴得以真正落实。

  个性化振兴应是合力式振兴。一个村庄与其他村庄采用雷同的发展模式、套路化的治理方式,难言个性化振兴。需要认识到,差异的活性需要以创新的水准来维持,而创新的水准又取决于人的素养的提升。个性化振兴要接通乡土中国的知识转型,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好、更充分的机会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拥抱当下创新潮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0931-8580115)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国甘肃网(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31-8960109 0931-8960307(传真)

分享到